愛我窩

小雛菊的基本介紹

小雛菊常常被人們稱為小向日葵,雛菊原產歐洲又名延命菊,是菊科中多年生草本植物,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小雛菊的基本介紹。

小雛菊的特徵描述

常秋播作2年生栽培(高寒地區春播作年生栽培)。株高15-20釐米。葉基部簇生,匙形。頭狀花序單生,花徑3-5釐米,舌狀花為條形。有白、粉、紅等色。通常每株抽花10朵左右。花期3-6月。雛菊耐寒,宜冷涼氣候。在炎熱條件下開花不良,易枯死。可在8月中旬或9月初於露地苗床播種繁殖。播種後,宜用葦簾遮蔭,不可用薄膜覆蓋。

幼苗出齊,撤去簾子。長出二、三片葉時第一次分植,裸根不帶宿土,畦地土壤需濕潤,澆水要及時,必要時葦簾遮蔭分苗兩三天后,土壤乾燥時可再澆一次水。兩天后鬆土保墒蹲苗。待幼苗生出3-4片真葉時,帶土坨移植一兩次,可促發大量側根,防止徒長。畦內施適量基肥。來年株形矮壯,抗逆性強,花大豐滿色豔。10月底澆一次透水,當畦土不粘不散時,起坨囤人陽畦越冬,晚間蓋蒲席防寒。

雛菊越冬耐冷涼,但怕嚴霜和風乾。蒲席的薄厚和蓋撤時間早晚,視花苗長勢和天氣冷暖靈活掌握,以防徒長和有效地控制花期。秋季經過一兩次移植的,春季可在見花時直接定植花壇。秋季分苗後未經倒畦移植過的,春季宜在加足基肥的畦地養護成型後,入花壇定植或出圃上市。

定植時,施腐葉肥或廄作底肥。定植後,宜每7-10天澆水一次。雛菊生長期喜陽光充足,不耐陰。雛菊秋播促壯後,如果沒有分苗移植,可在10月底將苗起出,分開,根叢稍帶一點宿土,然後抓一把事先準備好的含腐殖質多而稍粘的濕潤肥沃土壤,把-兩株苗放在壤土中心攥緊成坨,依次囤入陽畦,噴霧保濕,以促鬚根旺發,株小茁壯,來春直接定植花壇或上市出售不易萎蔫。

小雛菊的傳說

自古以來,基督教裡就有將聖人與特定花朵連結在一起的習慣,這因循于教會在紀念聖人時,常以盛開的花朵點綴祭壇所致!而在中世紀的天主教修道院內,更是有如園藝中心般的種植著各式各樣的花朵,極適合栽種花草。雛菊便是被選來祭祀13世紀時,因為拒絕父親所選的夫婿,而進入修道院的匈牙利公主--聖馬格麗特的花朵。

借著一片一片剝下來的花瓣,在心中默念,愛我,不愛我。直到最後一片花瓣,即代表愛人的心意。因此它的花語就是純情。

凡是受到這種花祝福而誕生的人,一生保有如少女般天真純情的心。戀愛也大概會既純情無瑕,又美好無比吧!

以上便是我為大家總結的小雛菊的基本介紹的全部內容,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幫助到大家。也請大家繼續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