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我窩

野菊花圖片 野菊花的功效和作用

對於野菊花很多人是不陌生的,有時候走在路上我們也會在路邊見到,野菊花大多小巧可愛,而且還有很好的藥用價值,我們來瞭解下野菊花

關於野菊花

野菊花(學名:Dendranthema indicum)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野菊花頭狀花序的外形與菊花相似,野生於山坡草地、田邊、路旁等野生地帶。以色黃無梗、完整、苦辛、花未全開者為佳。野菊花性溫,具疏散風熱、消腫解毒。能治療疔瘡癰腫、咽喉腫痛、風火赤眼、頭痛眩暈等病證。

花序呈類球形,直徑0.3~1cm,棕黃色。總苞由4~5層苞片組成。舌狀花一輪,黃色,皺縮捲曲;管狀花多數,深黃色。體輕。氣辛,味苦,有小毒。

野菊花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野菊的頭狀花序,外形與菊花相似,野菊花為菊科植物野菊和岩香菊的頭狀花序。野菊多年生草本,生於山坡草地等。別名為野菊、野黃菊、苦薏。野菊花頭狀花序類球形,棕黃色,總苞片4至5層,氣芳香,味苦。野菊花苦、辛,微寒,歸肝、心經。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可廣泛用於治療疔瘡癰腫、咽喉腫痛、風火赤眼、頭痛眩暈等病證。同時又有很好的降壓作用,可用於高血壓病的輔助治療。

屬於多年生草本的野菊花,花期在9—11月,果期在10—11月,一般高度為25—100cm。莖幾步常匍匐,上部分多枝。葉互生,卵狀三角形或卵狀橢圓形,長約有3—9cm。野菊花的花苞是半球形,總苞片有4層。花很小,多為黃色,邊緣舌狀。

野菊花的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植物,高達1m。莖基部常匍匐,上部多分枝。葉互生,卵狀三角形或卵狀橢圓形,長3~9cm,羽狀分裂,裂片邊緣有鋸齒,兩面有毛,下麵較密;葉柄下有明顯的假託葉。頭狀花序直徑2~2.5cm,排成聚傘狀;總苞半球形,總苞片4層,邊緣膜質,外層橢圓形;花小,黃色,邊緣舌狀,先端3淺裂,雌性;中央為管狀花,先端5裂,兩性。花期9~11月,果期10~11月。

野菊花的生長習性

喜涼爽濕潤氣候,耐寒。以土層深厚、疏鬆肥沃、富含腐殖質的壤土栽培為宜。多生於山坡草地、灌叢、河邊水濕地,海濱鹽漬地及田邊、路旁。

野菊花的藥用價值

野菊花對夏季蚊蟲叮咬後的紅腫膿包具有殺菌去腫的作用。

1、抗感染: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痢疾桿菌、綠膿桿菌、傷寒桿菌等多種致病菌均有抑制作用。在清熱解毒方面,野菊花較其他的藥力為強,常用於流感,上呼吸道、眼、咽喉之急性☆禁☆感染和發熱,為病毒感染、細菌感染或混合感染,以及皮膚之感染性紅腫。

當今抗生素已經普及的情況下,對感染性疾病已經很少使用野菊花了。但野菊花還是有用武之地的。如:①病毒感染和病毒細菌混合感染;②細菌感染性疾病,抗生素與中草藥聯合使用。使用中草藥的效果在於:①抗病毒;②配合抗生素以增效;③減低毒素;④增強免疫功能;⑤改善症狀,如降溫、增食,協助康復等。本品就有這多方面的綜合作用,因而成為中醫臨床常用的抗感染藥。

2、關於治療心血管疾病:對ADP、金葡菌、兔肌膠原誘導的血小板聚集,均有明顯的抑制作用,並隨劑量增大而作用增強。野菊花的這種抑制作用強於丹參和黨參2.3~3.2倍,具有擴冠、降壓、保心等多方面作用。中醫對心血管疾病,臨床習慣于使用白菊花為主。野菊花一般是不用的。

3、降壓作用:為通過抗腎上腺素和擴張外周血管,以及與抑制血管運動中樞有關。

4、其他作用:增強免疫功能,野菊花煎劑l:1280濃度,有促進人體白細胞吞噬金葡菌的作用;增強心臟和冠脈,使冠脈流量明顯增加。冠脈阻力明顯下降,同時心率減慢。血壓和外周阻力下降,心輸出量和每搏輸出量增加,左心作功量減少,較之給藥前均有明顯差異,其提取物能使腎血流量顯著增加,腎血管阻力明顯降低,能保護心肌、擴張血管的主要成分為黃酮類化合物、酚性物和內酯;預防和治療感冒和流行性☆禁☆感冒;治療各種感染性炎症,如咽喉炎、扁桃體炎、支氣管炎、肺炎、腸炎等;治療瘡癤、膿腫等感染;降溫,解蛇毒等。

野菊花的花語寓意

野菊花的花語和象徵代表意義:沉默而專一的愛、避邪。

陝北人過重陽節都是在晚上過,白天是一整天的收割、打場。晚上月上樹梢,人們喜愛享用蕎面熬羊肉,待吃過晚飯後,人們三三兩兩地走出家門,爬上附近山頭,點上火光,談天說地,待雞叫才回家。夜裡登山,許多人都摘幾把野菊花,回家插在女兒的頭上,以之避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