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家電企業正加速出局或掉隊
當一些家電企業因為產線和工人配置不足等問題,而出現很多訂單已經排到了明年初,甚至訂單交付周期已經延長至2個月,甚至更長;一些家電企業,已經開始停工停產、員工放假、設備檢修。并且明確向全員發出警告:如果市場部門再接不到來自海內外客戶的訂單,那么員工只能繼續放假,甚至不排除會降薪調員等舉措。
隨著2020年最后一個經營季度的到來,特別是雙十一、雙十二大促的相繼引爆,各個家電廠商火力全開發起“最后的沖刺”。不過,多位內部人士告訴家電圈,一個不忍直視的殘酷現實是,在消費持續分化、零售渠道碎片化等大潮下,不同企業間的經營分化問題也愈發嚴重:一邊是產銷兩旺、訂單供不應求的火爆局面;另一邊則是無米下鍋、無單可造的慘淡局面。
日前,多位空調行業人士向家電圈透露,一家早在2年前就意外頻生的知名品牌,從今年10月開始就突然通知員工休假、工廠停產;同時鼓勵內外銷團隊全面開足馬力在一線市場搶訂單。并直言“如果沒有訂單”,工廠休假、停產的局面還將持續。當然,降薪與優化人員員也將無法避免。
那么,這種情況到底是個別企業的單獨性案例,還是行業市場洗牌下的群體性情況?同時,對于今年以來市場經營陷入困難的家電廠商來說,到底是企業內部經營管理的問題,還是外部的市場商業環境惡化的原因?
其實,這家企業當前的發展困境雖然不是行業的個別案例,還是有不少中小企業因為經營不善而出現業務停滯,只是大家熟悉和了解的企業相對較少;但是一些家電企業出現的問題,本質上并不是外部商業環境惡化的結果,更多還是企業自身經營管理水平出現問題。直觀來說,就是企業家,以及企業經營管理團隊出問題了,既有戰略格局不足、能力不行,也有經營思路的保守與僵化,還有過去經營決策的失誤等一系列問題。
今年以來,正如家電消費市場的兩極分化一樣:高端大牌與大牌低價都擁有龐大的消費群體。家電企業和品牌的市場經營兩極分化也非常明顯:一邊是優秀的企業忙不過來,訂單接不完,產線完全是超負荷運轉,但不敢輕易擴產、招人,保持著更加理性的經營節奏和步伐;另一邊則是糟糕的企業們紛紛吃不飽,吃了上頓沒下頓,工廠停產、員工休假,卻動不動就將責任和問題推給了外部市場環境惡化和經營業績慘淡,以及消費需求的多變和低迷,完全無視自身的經營能力和商業預判。
可以預見,今后2、3年時間內,不管外部的市場環境和時代變革怎么跌宕起伏,對于中國的家電行業來說,市場上將會還有一大批經營管理不善、甚至通過投機取巧發展的工廠和商家,都將會在這一輪的“潮水褪去”過程中失守、掉隊,出局將是大概率事件。
原因當然簡單,隨著家電行業進入門檻的持續提升,以及競爭格局、手段和思路也將更加豐富和多樣,最終用戶的需求也將在兩極分化中選擇自己認同的品牌、產品、風格及調性。這樣一來,一批沒有產品、沒有用戶、沒有市場的企業和商家,靠什么生存?總不能繼續“濫竽充數”吧!
由此,這一輪家電企業的掉隊,本質上就是產業競爭回歸到“拼真功夫”、“硬碰硬”的新起點上,而外部市場環境的變化只是一輪“加速器”,并不是主因。這也提醒市場上所有的廠商們,在接下來的產業競爭和市場博弈中,關鍵還在于加強自身的經營能力和手段豐富并提升,真正依靠產品、服務贏得用戶的口碑,而不是一時的低價搶訂單、一時的熱鬧和炒作搶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