豎屏將成為標配 電視的觀眾爭奪戰
四十年間,伴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電視在中國家庭中由稀缺品變成標配品。但是,隨著手機及其他移動終端設備的出現,電視在家庭中的地位有趨于“邊緣化”的跡象。為了與“中小屏”爭奪觀眾視線,電視行業“軟硬”技術齊發,但成效并不顯著。從2018年起,電視行業呈現銷售量、額齊降局面,價格戰激烈。電視行業亟需一個明確的行進思路,而華為等跨界者提出的“智慧屏”概念,目前已為行業廣泛認可,簡單而言,便是電視承接部分手機的交互任務。圍繞這一想法,電視引入了攝像頭,不斷擴展內存空間,現在還有廠家提出了豎屏電視概念,希望藉此承接手機短視頻、直播購物等內容,甚至有人宣稱豎屏將成為未來電視標配。但豎起來的電視真能實現“大屏手機”的愿望,重新將觀眾吸引到屏幕前嗎?
豎屏,拯救者?
2018年,微軟推出的Surface Hub 2將豎屏元素加入進去,不過這款產品主要針對企業辦公,娛樂屬性并不強;在它的啟發下,TCL、海信、三星等企業開始嘗試推出主打娛樂屬性的豎屏電視。2019年8月,TCL發布XESS智屏電視,主打 “靈犀雙屏”;2020三星推出The Sero旋轉屏電視,稍后海信也推出了VIDAA系列旋轉屏。
目前,雖然已有消費者接受這一理念,購買旋轉屏電視,但整體購買基數還很小。以京東渠道TCL XESS系列產品為例,7.6萬個商品評價中,約有1200個是關于豎屏產品。
從購買者的評價來看,旋轉屏帶給了他們新奇前衛的體驗,一位寶媽分享了她的豎屏體驗,“推薦豎屏模式下刷短視頻。通過搖搖同屏,電視變成一臺55寸的全屏手機,躺床上逛淘寶、刷抖音,微博、朋友圈,凸顯大屏效果。安裝時,孩子看到電視能旋轉,特別高興。”不過,她也提到,由于尺寸限制,原來的客廳電視柜不能繼續使用,需要重新規劃安裝空間。而大多數購買者也同這位寶媽有類似的感受,能“旋轉”的電視非常新穎。
不過,也有消費者提到,豎屏的應用場景并不多,新鮮感過后便很少采用豎屏模式了,“短視頻在大屏畫質呈現上有顆粒感,而刷淘寶、微信還是用手機更方便。”
此外,有影視制作相關人士提及,豎屏內容的生產其實并不適合大屏呈現。他提到,移動互聯網的普及,讓短小的豎屏視頻在傳播上更加便利,并形成某種傳播趨勢。但就電視目前在家庭中的定位而言,豎屏影視劇難以成為主流。“人的雙眼是橫向結構,實際視野接近120度,而能夠聚焦的視野大約在90度左右,再加上合理的觀影距離,比較合適的影視畫幅比例是2.35:1或16:9,這是物理和生理特征共同決定的。而豎屏意味著用戶要將視線聚焦在不到30度的視野范圍,余光的視覺干擾無法排除,這就造成觀影缺乏沉浸感,而觀眾追劇需要長時間高度聚焦視線并排除干擾。因而豎屏視頻容易分心,幾十秒或最長不超過數分鐘為宜。”同時,豎屏拍攝往往更適于縱深空間,簡單人物關系呈現;如果表現的人物、背景信息龐雜,會導致大量有效信息缺失。而電視作為家庭影視內容的載體,追求的更多是觀眾深度注意力。
有消費者告訴中國家電網,現在年輕人電視打開率低,主要是時間的不固定,而手機等小型移動設備可以隨時隨地刷,更適于碎片化的信息采集,這與電視是否豎屏,能否刷抖音、逛淘寶沒有關系,“如果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家中有老人和孩子的家庭電視開機率普遍高,因為這兩個群體都有較為完整的連續時間,某種程度上電視是哄孩子神器。”
從電視到視像
同事小吳向我們講述了他的一段經歷,“投影電視出現后,我對該品類一直持懷疑態度,首先它更接近于投影儀,而投影儀多出現于商業辦公場合;另外,便是此類產品盡管宣稱有4K分辨率,但實際在白天強光環境中,畫質呈現仍較弱。因而,很難想象其在家庭中的應用場景。直到一次出差,酒店房間內搭配的投影電視,可以投屏在墻壁、屋頂上,關鍵主機體積小,適合移動攜帶。我突然發現,這種品類非常適合租房族,因為手機和平板電腦屏幕小,聲音小,如果想要認真追劇,便要緊盯屏幕,不便從事其他活動;此外,長時間觀看小屏,眼睛也易疲勞。而租房族面臨搬家,大件或安裝屬性產品不便攜帶,投影電視恰恰契合了他們的個性化需求。”他又引申道,投影電視事實上已經擺脫了“屏幕”結構,留給用戶的是“觀影體驗”,那么電視產業的創新是否可以擺脫產品物理形態層面的束縛,而更關注可為用戶帶來的利益點。換言之,橫屏、豎屏、無屏、大屏、小屏都無所謂,關鍵是符合用戶特定條件,特定場景下的某種視頻需求。
2019年海信電器更名“海信視像”,其公告稱公司要從單一的電視產品制造企業逐漸發展成集視像技術研發應用,全場景云平臺運營為一體的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而視像代表了屏幕無所不在。事實上,早在2013年,海信集團董事長周厚健便曾斷言,電視機這個產品概念可能將被無處不在的智能顯示屏所替代而基本消失,這是整個行業面臨的最大危機。
近年來,電視行業的價格戰十分激烈,電視廠商的利潤再度進入“薄如紙”狀態,消費者對所謂創新的感冒程度大不如前。現在,擺在整個行業面前的問題,是如何進化為“新物種”,或如何進化為“新物種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