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下日本著名設計師們的工作室
知名澳洲攝影師Paul Barbera的作品常散見于時尚與居家型的生活雜志,如《Elle Decor》、《Wallpaper*》、《Vogue Living》等。雖說Paul的作品大多是呈現的是設計完成之后的狀態成品,但他最感興趣的還是創作者工作與生活的地方,因此在過去20年內,他花了相當多的時間拍攝紀錄歐美藝術家們的工作室,在2011年集結成《Where They Create》一書,探索空間與創作者的關系。
在新書《Where They Create, Japan》中,他前進日本探索了國際上對于日本設計和工作文化逐漸高漲的興趣,一共拍攝了32位日本當代設計、建筑、時尚、藝術名家工作室,包含伊東豐雄、安藤忠雄、原研哉、隈研吾、森萬里子、吉岡德仁等一代巨匠,以及當代興起的Nendo佐藤大,讓人得以一窺這些形塑當代日本設計界特色的影響力人物,發想、創作、實踐其設計概念及精神的地方。
“如果一個人專心致志地瞧一朵花、一塊石頭、一棵樹、草地、白雪、一片浮云,這時啟迪性的事物便會發生。”那就讓我們認真的觀察這些大師巨匠們發想、創作、實踐其設計概念及精神的地方吧。
《Where They Create, Japan》by Paul Barbera;圖片來源: Paul Barbera
Paul Barbera 對于拍攝對象選擇方式相當單純,喜歡設計師的創作,或者是覺得設計師的作品與人有啟發左右陪你過,就會去拍攝。相較于拍攝到美輪美奐、中規中矩的辦公室,Paul Barbera 反而更期待捕捉辦公室的雜亂與忙碌,他相信,“亂哄哄正是工作室的魅力所在。”無論是堆到天花板的文件、圖紙,還是看不到桌面的書桌或者所有莫名其妙的小東西,都能突顯出這些設計師不為人知的一面。
隈研吾(Kengo Kuma)辦公室
原研哉(Kenya Hara)辦公室
從這些影像中,我們可以看見安藤忠雄工作室中一片又一片的書墻;伊東豊雄辦公室里意外地被一疊又一疊的合約文件掩埋,與其設計作品中的簡潔線條大不相同。而原研哉的辦公室就像是一整座收藏各式物件的博物館,每一件物件安排的位置都經由詳細擺放,呈現出自己最美的樣貌。藤本壯介根本沒有自己的辦公桌,通常都會在工作室穿梭于每個人的桌子旁。Nendo 的佐藤大似乎習慣讓媒體拍攝工作室,所以辦公室呈現出排列整齊的樣貌。
伊東豐雄(Toyo Ito)辦公室一角
Schemata Architects工作室一角
藤本壯介(Sou Fujimoto)工作室一角
安藤忠雄(Andou Tadao)工作室一角
安藤忠雄(Andou Tadao)工作室一角
Nendo佐藤大(Oki Sato)的工作桌
森萬里子(Mariko Mori)的工作桌
Torafu Architects的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