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掉“偽智能”外衣 智能家居離我們還有多遠?
早在2014年,國內外TMT企業巨頭紛紛試水智能家居,蘋果發布Home Kit智能家居平臺,谷歌32億美元收購智能家居公司Nest,在國內,以BAT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積極打造智能生活生態圈,覬覦智能家居這塊蛋糕,而海爾和美的等企業則把家電作為突破點,加速市場布局……一時間,人們都認為智能家居的春天真的來了。
然而尷尬的是,巨大市場空白的利好與終端消費市場反應冷淡的利空,正在陷入一場矛盾之中,能讓消費者叫好的產品少之又少,因此越來越多的人不斷發出質疑的聲音,認為智能家居只不過是智能系統背景之下誕生的一個“偽概念”。
既然智能家居市場被看作是蘊藏無限黃金和機會的藍海,但是并沒有出現真正具有顛覆性的產品,且行業也未出現領軍企業。其原因在縱觀近幾年智能家居行業發展趨勢可以得出結論,缺少互通標準、產品體驗差、試錯成本高等問題儼然成為了其發展的“攔路虎”。
眾所周知,當前各大智能家居生產商各自為營,導致不同類型的產品不具有兼容性,無法實現互聯互通效果。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表示:“一份厘定智能家居行業的標準亟需出臺,這對國內智能家居行業來說有著至關重要的引領作用”。
另一方面,實用性才是消費者在購買產品時的主要推動力。然而目前,大多數智能家居產品,多屬于“中看不中用”類型,外加昂貴的價格,反映到現實的情況是普及率極低。在走訪集美家具城、城外誠、居然之家等家居賣場時,新浪家居記者對多名消費者進行了隨機采訪,這些人普遍認為,相比智能家居操作復雜、交互設計缺乏人性化及可有可無的功能而言,使用普通家居并沒覺得有什么不好。也有一部分人表示,如果價格能低一些,智能家居產品還是可以考慮的,畢竟它確實能夠改善生活的品質和質量。
其次,智能家居的基礎是技術應用,大多數家居制造企業并非技術型公司,試錯成本之高和難度之大,使得眾多企業望而生畏,但又想在智能家居市場爆發之前,分一杯羹。種種矛盾,最終呈現出看似“百花齊放”,實則“外強中干”的局面。對此,皓庭新風董事長王成表示,智能家居絕不是只給普通家居加上一個遙控器這么簡單。
此外,近期的三星Note 7“爆炸門”事件,無疑是給做智能硬件產品的企業敲了警鐘,似乎更是向智能家居行業傳遞著“安全理應位于技術或外形之上”的信號。
剝離“偽智能”外衣,智能家居究竟距離我們還有多遠?TATA木門董事長吳晨曦表達了他的愿景,“對于智能家居,我們深感責任在肩,任重而道遠,當前的智能家居產品對于消費者來說,在短期內的影響還是微弱的,但將來一定會越來越好,未來TATA木門也會繼續做智能研發,但是靜音、環保和設計感才是重點”,吳晨曦如是說。
總而言之,整個智能家居行業存在的問題,并非是短期內能夠解決的,需要整個智能家居行業企業打開壁壘,從“單打獨斗”向“抱團取暖”進行轉變。如此一來,擺脫了窘境,智能家居離我們還會遠?(來源:新浪家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