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我窩

處理焦慮型依戀:關係治療師的建議

人們總是說,“感情是一件很複雜的事情。”然而,我並不這麼認為。因為感情本身並不複雜,只是身處關係中的人讓它們變得複雜了。

舉個例子,幾年前,我和一個男生約會,全程感覺都很完美。我覺得自己找到了一個真正喜歡的人,而他也有同樣的感覺。在約會結束後,他打電話給我說,覺得這一切太過完美,不太真實,總是感覺怪怪的,不斷問我有沒有搞砸什麼事情。

就像我剛才跟你說的一樣,是人搞砸了關係。所以,只要我們保持聯繫,及時溝通,我們就會很好!

然而,大約兩個月後,他又來找我了。考慮到這個男人如此瘋狂地“戀愛”,擔心我們的關係會隨時結束,這就有點奇怪了。他的言行似乎不太一致。

不過我仔細思考了一下,我就意識到這是一個關於依戀的問題。

你可能不知道“依戀問題”是什麼意思。不過基本上,這一切都始於我們的童年。照顧我們的人如何與我們互動——或者不與我們互動——決定了我們在以後的生活中如何與他人相處。

不同的依戀風格

研究發現,人們有幾種不同的依戀類型。讓我們先來看看其中的一些:

安全依戀——這些人與他人在情感上親密無間。他們不害怕被拋棄,通常,他們對自己和自己的關係都會感到很安全。

逃避型依戀——有這種風格的人傾向於避免依戀他人。起碼一開始他們不會這麼做,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會不斷的讓自己疏遠對方,這樣他們就可以避免被依戀——但會受到傷害。

焦慮型依戀——有焦慮依戀類型的人就是這樣——焦慮。他們擔心關係中的一切和任何事情,包括他們自己。

正如你所猜到的,擁有安全依戀類型的人往往擁有更好的情感關係——尤其如果兩個人都是安全類型的話。

然而,對於逃避和焦慮的依戀類型來說,關係看起來可能會大不相同。他們在人際關係中表現出來的行為會導致很多問題。如果不加以控制,就會導致一些破壞性的事情。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仔細地研究焦慮型依戀,所以讓我們先深入瞭解一些他們的特徵。

焦慮依戀者的特徵

對生活中的任何事情感到焦慮絕不是什麼好事。我們都時不時地經歷過某種焦慮,但焦慮型依戀的人經歷的焦慮卻更為穩定和持續。以下是他們經常需要處理的一些事情。

1.害怕被拋棄

沒有人想要被拋棄的感覺。這感覺確實不太好。但是焦慮型依戀的人總是覺得人們會離開他們。

如果你或你認識的人在思考和/或說“你要離開我了!我知道你會離開我!”這是就一個很明顯的跡象,表明你害怕被拋棄。

2.不斷尋求關注

因為這些人害怕被拋棄,所以他們覺得有必要得到別人的關注。他們認為,如果他們讓自己“站在”那些可能拋棄他們的人“前面”,那麼他們就不會忘記他們——也不會離開他們。

尋求注意力的行為可以有多種形式。對一些人來說,它可以是不斷地發短信或打電話給另一個人。也可能是社交媒體上經常出現的自拍。甚至可能是一些自殘的行為。

3.尋求他人的關懷

焦慮型依戀的人還可能會變成疑病症患者,甚至可能會做出自我毀滅或自我傷害的行為。如果別人注意到他們生病了或者需要照顧,那麼焦慮依附型的人才會感覺好一些。

你看,如果別人總是需要關心你,那麼他們就不會離開你。對吧?至少他們是這樣想的。

4.猜忌

許多有這種依戀類型的人對自己很沒有安全感。他們可能經常照鏡子,覺得自己不夠好,達不到別人的標準。

顯然,猜忌在任何戀愛關係中都能表現出來——事實上,猜忌也是很常見的。但是猜忌不僅僅是擔心你的伴侶會為了別人離開你。這些人可能也會猜忌朋友的朋友。他們可能會擔心自己比他們“更好”。或者甚至可以在家庭內部表現出來,比如猜忌你的兄弟姐妹。

5.憂心忡忡,過度分析一切

假設一個有著焦慮依戀類型的人出去約會。即使約會進展順利,他們也會開始擔心對方是否真的喜歡他們,或者只是假裝喜歡。他們可能會打電話給朋友,開始過度分析每一個小細節。

他們也可以在腦海中“編造”一些讓他們恐懼的事情。他們會觀察對方的每一個微小的行為。他們還可能會認為一切都意味著對方正在失去興趣——或者已經對他們失去興趣。

6.取悅

雖然世界上有許多自私的人,但我們中的許多人都想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取悅他人。讓你所愛的人感到幸福是件美妙的事。然而,焦慮的依戀者把它帶到了一個全新的層次。

他們可能會犧牲自己的需求、價值觀和界限,以使他們所依附的人感覺良好。他們認為如果他們總是讓別人開心,那麼他們就不會離開他們。但情況並非總是如此。

7.害怕被拒絕

沒有人喜歡被拒絕。然而,我們中的一些人比其他人更容易接受它。很多人會這樣想,“好吧,如果你不喜歡我,沒問題。”我去找個喜歡我的人。但有焦慮依戀的人不是這樣想的。

相反,他們對被拒絕有著強烈的恐懼。這可能就是為什麼他們會變得如此討人喜歡,如此擔心一切的原因。他們認為自己做得越多,越好,人們拒絕他們的可能性就越小。

8.害怕不忠

就像被拒絕一樣,沒有人喜歡他們的戀人欺騙他們。雖然不忠並不罕見,但這種依戀類型的人對伴侶的不忠有著誇張性的恐懼。

因為他們會認為自己不夠好,他們可能會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花在關注自己的外表上。他們想要確保自己比其他人“更”有吸引力,這樣他們的伴侶就不會去欺騙他們了。

9.控制欲

因為焦慮依附者有這些恐懼,他們有時會給人一種控制欲很強的印象。這可能是他們的意圖,也可能不是,但當一個人對自己如此沒有安全感,並一直擔心別人是否會離開他們時,他們的行為就會顯得具有控制力。

即使他們要求他們的伴侶每天晚上給他們發“早安”和“晚安”的資訊(因為這會讓他們感到更安全),他們的伴侶也可能會認為這種需求是他們的控制欲作祟,因為他們不讓他們的伴侶自由地做自己。

10.咄咄逼人

儘管焦慮型依戀的人看起來很黏人,很需要幫助,但有時他們也會有攻擊性。

如果他們感到威脅或害怕,那麼他們的行為可能會變成攻擊性的。這種情況在男性身上可能比女性更常見,但並不總是如此。如果女性☆禁☆感到不舒服,她們肯定也會變得咄咄逼人。

如何克服關係中的問題行為

現在我們知道了焦慮依附類型的人的一些主要特徵,讓我們來看看可以做些什麼來幫助克服這些問題行為。

1.自我反省

很多人沒有很強的自我意識。如果你看過《菲爾博士》裡的一集,裡面的人在家裡有攝像頭的時候觀察自己的行為,你就知道我在說什麼了。

但是改變總是從自我反省開始的。你不能改變你不認識的東西。即使需要其他人説明這個人像其他人一樣看待自己,那也可能是需要的。

2.溝通

我們大多數人在學校從來沒有上過如何有效地與他人溝通的課。“交流”可以是“大喊大叫,罵人”。但很明顯,這是無效的。

你和你生活中的人需要討論焦慮行為是如何以消極的方式影響他們和整個關係的。談話應該是非防禦性和非批判性的。

3.記日記

當我說“日記”時,我不是指像一個12歲的女孩那樣寫的“日記”。我更多地是指你去訴說一種感覺或情緒的日記。

寫下別人讓你感到焦慮或害怕的事件或行為。很多時候,你所需要做的就是把它寫在紙上,這樣你就會更加客觀。你甚至可能想和你愛的人分享這本日記,幫助你更好地表達你的需求。

4.去看治療師

大多數時候,人們無法靠自己治癒。他們生活中的人可能也沒有資格幫助他們太多。所以,如果你負擔得起,去找一個心理醫生是很重要的。

看心理治療師或心理學家是心理強大的象徵。它表明你想成為一個更好的人,改善你自己和你的人際關係。一段時間後,你將能夠比現在更好地控制你的焦慮。

依戀類型很複雜,因為它們是在兒童時期形成的。如果一個人的父母不太關心他們的需求,或者不在身邊,那麼這個人很可能會在以後的生活中形成一種焦慮的依戀類型。

這就是為什麼進行自我反省是很重要的,所以,找一個專業人士來幫你理清生活中積累的所有情感。一旦你這麼做了,你就會更快樂——情緒也會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