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拖延症」的我 教你30分鐘收拾好一個月旅程的行李
由確認機票那一刻開始,對旅程的期待也正式開始。之後的每天早上醒來,就算多不願意起床上班,也因為想起正在倒數旅程的開始而變得活力充沛,恨不得旅程立即展開。但當要開始收拾行裝,決定要帶什麼、不帶什麼、帶多還是帶少,也夠令人頭痛。
患有「拖延症」的我經常要出門,但懶惰又充斥身體每一個細胞,沒想到竟然總結出了一套收拾行裝小智慧,只需出門前30分鐘動手,就可以帶著一個月旅程所需出發!
1.經常保持旅行盥洗包裝滿
旅程完結後,其實並不需要每次都清理盥洗包,反而應該補給。棉花棒、化妝棉等即棄用品可長期放包內,而一些清潔護膚品,留起平常購買護膚品時贈送的試用裝,輕巧方便。
另一個方法是住酒店後留起用完的沐浴露/洗髮水的小瓶(手提行李記得注意瓶子容量啊!),清洗後可用來盛載清潔護膚品,環保之餘也省下額外買瓶子的錢作旅費呢!
而旅行盥洗包並不一定是旅行時才可以用的。平常去健身房或瑜珈班,帶著同樣的盥洗包,讓自己習慣經常使用並補給,要出門時便可以立即拉上拉鍊便放進行李廂!
2.習慣用卷狀方式折疊衣服放衣櫃
將衣服卷起放行李箱是省位置的方法,放衣櫃也是!除了必須掛起的衣物如大衣、西裝外套、長裙等,其他的一概卷起來吧!Tee shirt、休閒恤衫、牛仔褲、假日裙子,通通都可以卷起來整理。到要出門時,只需打開衣櫃,找適合帶去旅程的,直接放到行李箱,省下重新折疊的時間!
3.善用超輕物料存衣袋
市面上很容易找到一些旅行用的存衣袋,如果你懂得將它們的用處發揮,它們是超好用的!存衣袋有好多種,本人亦大部分用過才知道什麼好方便的!
四方/長方型且有拉鍊的款式,可以方便我們將不同分類的存衣袋疊起放進行李箱,而用超輕物料做而有網孔的(滑翔傘布料),輕之余也方便清潔、快幹,同時還可將它們同時當作是壓縮袋用,很多人會花錢買專門的壓縮袋,比較重之餘也價值不菲,取東西也不容易。
怎樣用存衣袋來打包衣物?
以手提行李來說,個人經驗是兩個中號加兩個小號袋已經足夠有餘。
將所有衣物卷起,上衣全部擠進一個中號袋,褲子亦全部卷起放另一中號袋,內衣放一個小號袋,襪子或其他配件如圍巾、泳衣、毛巾(記得一定要是旅行用壓縮毛巾!)等小東西放另一小號袋,網孔讓你容易分辨分類打開,所有衣物加起來就只有四個小包!
如旅程中有特別宴會要穿要熨的禮服,抽起加雪梨紙疊好,待平放行李箱上面位置。旅程完結後,記得將整套存衣袋繼續放行李箱內,再下一次旅程就更方便!
4.鞋子帶三雙
要抉擇帶什麼鞋子出發是痛苦的,但其實只要問自己幾個問題,便可輕易篩選出三雙必須要帶的!
一,哪一雙是舒適的?一般旅行時我們要用雙腳走路比平常多,必須帶一雙舒適的,運動鞋或休閒布鞋,千萬不要帶未穿過的新鞋!
二,你是否需要一雙拖鞋?這視乎你的目的地與天氣,如目的地是夏天而你將會享受陽光與海灘,一雙舒適的拖鞋是必須的。會住B&B的朋友我也會建議帶一雙拖鞋在室內穿,尤其有在需要共用浴室的B&B,清潔程度參差,這是保護自己腳部衛生的好方法。
三,你是否有特別活動要參與?視乎自己實際需要帶一雙「occasional shoes」。如有要參加宴會並需要盛裝,就帶一雙正裝皮鞋/高跟鞋。如要參加馬拉松,當然要預備一雙有耐力的跑鞋!出發上機時穿著舒適鞋,那就只有拖鞋及「occasional shoes」放行李箱,佔用空間更少!
5.用眼鏡盒將所有電子用品充電器大集合
經常旅行的朋友我建議有兩套電子用品充電套裝,一套當然是在家裡用的,另一套就是旅行專用的。只需一個國際變壓器加USB線,用眼鏡盒將全部放好並經常放行李箱內,出門時便不需要花時間將家裡的線重新整理。
不是經常出門的朋友可能未必值得這項投資,但亦可用方法準備好這套必須品!
預備一個眼鏡盒,經常放行李箱內與存衣袋放一起。查看目的地的電壓標準,準備好電壓轉換器。將自己要帶出門的電子用品列出並分類,如手提電話、相機、潛水相機、手提電腦等。很多電子用品其實是用同一模式充電,找出它們相同之處,例如所有相機都可以用同一條USB線充電,就只需帶一條線,如此類推。
收拾行裝並沒有想像中難及花時間,只需捉住重點,省去多餘的顧慮,便可輕鬆出發。沒有多餘的行李耽誤行程,也省去到達後站在運輸帶前等行李的時間,真的是超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