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我窩

林蔭樹海裡的12坪小屋 40年歲月光彩依舊

雙雙在大學任教的夫妻倆,買下這間屋齡逾40年的12坪小屋,位置座落于林蔭樹海第一排,雖然對於地段和周圍機能十分滿意,但是冷靜下來面對現實問題,吃緊的室內面積應該如何配置,才能滿足所有機能需求,又創造與窗景匹配的清爽空間感呢?

設計師說:“若從傳統的廳房概念出發,任誰試著在平面圖中放進客廳、書房、餐廚、房間、衛浴,絕對是‘小宅卡卡’完全無解,勢必要另闢蹊徑。”考慮僅夫妻二人同住,以環狀動線創造自在無拘束的開放式型態,並延伸窗外的日光、樹海入室,雖是小家卻也是無比愜意。張成一設計師更進一步改變舊有格局觀念,凡事以居住者的實際需求及舒適為主要考量,兼顧了傳統住家格局所提供的功能,但不去硬性界定或分化區塊,打造令人心曠神怡的小宅時光。

 

 

 

平面圖、透視立體圖

1、一室主義 開放格局串聯生活

“空間非必要不做分割”是設計師一貫的堅持。由於本案居住者為一對夫妻,本就無須過度隔間,況且小坪數也沒有多餘空間能奢侈地區隔。因此,室內幾無隔閡,呈現全開放設計,並將衣櫥、浴室與走廊機能疊合,串起自由彈性的環狀動線,一併滿足實用訴求。與此同時,來自大落地窗的光線和綠意,也貫穿室內成為共用資源,借著通透的空間及鏡面不銹鋼借景,將日光、樹海窗景延伸到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2、放下空間迷思 才能爭取最大效益

有沙發面向電視才算客廳?有餐桌及4人座位才叫餐廳?幾個常見迷思,反而會令空間束手束腳施展不開。空間受限的情形下,反而更要拋除成規、改個觀念,從真正的需求產生空間的樣子。設計師表示,先自問需要哪些空間,再拆解它提供的功能為何,比如:客廳是家人互動、餐廚為料理用餐、書房要閱讀上網、臥房用來睡覺…等,重點在於需求滿足,而非堅守制式型態。如此一來,以機能導向複合多場域功能,就能把小空間擰到最幹,一個不少地滿足互動、料理、用餐、上網、睡眠等需求,也串聯出更有向心力的起居聚落。

 

 

 

 

 

 

 

 

3、簡單底色 放大空間又百搭有型

“最簡單平凡的白色,一來可放大空間,二來百搭不膩,日後居住者想改變風格都很容易。”設計師堅持不讓基底過滿,以白色、原木自然色為主,局部搭配文化石注入簡約生活感,其他則交由家俱及戶外綠景豐富色彩層次。一般而言,家俱配件未進場之前,容易感覺空間過於空蕩,但等到所有物件進駐,包含具紀念意義的沙發、色彩豐富的書籍及一把大提琴,清新裡又散發文藝氣息,這不喧不鬧的寧靜感,反而和居住者的氣質更為相襯。

 

 

 

 

 

 

 

 

設計師說,他遇到小坪數的案例,往往習慣請屋主拿出平面圖想像生活場景,這時會發現貪心的需求套用舊思維絕對卡關。而屋主通過親身參與,不只能把實際需求再思索一遍,當收到將作空間設計的格局改造提案時,也就更能理解其用心及出發點,更放心地選擇最佳途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