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我窩

隨意改動承重牆 埋下安全隱患

新房裝修第一個步驟就是房屋拆改,房型不滿意的話肯定是打破原有空間格局,大刀闊斧的打造自己喜歡的格局。然後把一些多餘的牆面拆除的過程中,有一些牆面不是隨便動的,如果任意妄為,那麼就會跟葉小姐一樣,勞心勞力又破費了。

業主葉小姐去年剛裝修完她位於頂樓的公寓房。偏愛美洲風格的她設計時特意讓設計師將原本三室兩廳的格局全部打通,變為了全開放式的大平層。猶豫改動需要動到承重結構,整個施工期間葉小姐不斷遭到鄰居的投訴,不僅要求她立馬停工,罰款、修補回原先損傷的承重結構也是一個不少。迫于壓力,葉小姐只能臨時修改設計方案,這也就讓她原先定好的傢俱、燈飾變得不合適,或者更換或者勉強放回屋內。看著自己裝修完的家,葉小姐不僅覺得效果不佳,算算自己罰款、返工的支出,大有一種偷雞不成蝕把米的遺憾感。

應對措施:

在規劃一套設計方案時,業主首先該考慮的就是"可行性"。所謂可行性,不僅是價格範圍內業主能否接受、負擔的起,更是指房子本身能否承載這樣的設計。不規範的操作不僅會為整棟大樓的安全埋下安全隱患,有的更為自己惹上不少官司。

空間中的承重牆是不能隨意破壞的,有的裝修公司認為"只要多加固幾遍其它牆體,拆除部分也沒關係"其實是非常不規範、冒風險的做法。還有的裝修公司以"能搞定物業"為自己的優勢,承諾業主只要讓他們施工,物業方面他們絕對能搞定,但實際卻是業主還要多支付一些"灰色預算"為自己的冒險買單,且結果也不一定像當初講的這麼好。以往的採訪確實碰到過幾個拆改承重牆的業主,雖然最後裝修效果不錯,但與鄰里間越來越惡化的關係、物業的不斷紛爭,讓我們看到破壞承重結構留下的長期惡劣影響及持續性風險。所以,業主不應看到個別破壞承重牆後"還不錯"的案例也盲目跟風,隨便改動。如果一直生活在有風險、讓人提心吊膽的空間中,又怎麼稱的上舒適呢。

當因設計需要,移動承重牆,尤其是廚衛的外牆有幾點必須注意:廚房衛生間最重要的是防漏水,牆體的基礎要做好,底部通常要做約750px高的混凝土地梁作為止水帶,為保證公寓房地坪的線荷載不超負荷,止水帶以上的牆體最好用質輕磚來砌築。還有一點,很多設計師和施工人員容易忽視,新砌門洞的頂部安全起見應該加一道混凝土過梁,有的人習慣用木過梁,木頭受潮或者幹掉容易變形,會有隱患。監理在檢查工地時更有查到有的施工隊,為了偷工減料節省成本,甚至用水泥在磚牆外塗抹了一層,造假的"過梁",業主們需要自己去識別和判斷,防止遺憾的發生。

四招學會分辨承重牆體

並不是說家居裝修就不能對牆體進行改造,只是提醒大家改造的時候需要謹慎。牆體改造最關鍵的一點就是承重牆不能隨便動,那如何分辨哪些是承重牆呢?我們可以通過戶型圖、通過觀察房屋結構或是巧牆面聽聲音等方法來分辨。

1、看戶型圖資料

在房屋戶型圖中,工程圖上標注為黑色的牆體都是承重牆,標注為白色部分的牆體為非承重牆,這類牆體可以改造拆除,對房屋建築不會有影響。

2、看房屋的結構

一般地講,磚混結構的房屋所有牆體都是承重牆。框架結構的房屋外牆為承重牆,內部的牆體一般都不是承重牆。

3、看房屋的檔次

一般低矮的住宅樓、平房和別墅都是磚混結構的,基本面面都是承重牆。而高層電梯樓、洋樓都是框架結構的多。

4、看牆體的厚度

非承重牆都比較薄,一般在10釐米厚左右。用手拍一拍,有清脆的大回聲的,是輕體牆,而承重牆一般厚度在240MM或以上,翹起來應該沒什麼太多的聲音。

裝修施工知識 施工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