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我窩

吹上天的《蜘蛛俠》是漫威版的中二青春片

2016年,在《美國隊長3:內戰》中第一次亮相的“荷蘭弟”版蜘蛛俠確實表現驚豔,也讓粉絲多了一些對漫威“蜘蛛俠”獨立電影的期待。

然而看完2017年上映的《蜘蛛俠:英雄歸來》,大海覺得很不OK,完全是一部套路滿滿的流水線作品,說好的“重新定義了超級英雄片”呢?

事實上,我甚至懷疑這到底算不算是一部超級英雄電影?

新版《蜘蛛俠》更像是套了一個“超級英雄片”的殼,裝了一個“校園青春片”的核,其實國外和港臺地區的片名《返校季》更符合影片主題,大陸譯作《英雄歸來》簡直莫名其妙。

“荷蘭弟”版蜘蛛俠已經是第三個版本,年齡設定比之前兩個版本都要年輕,他在片中就是一名還在上學的高中生,思想比較單純。

影片的時間設定是英雄內戰之後,返校日來臨之前,但返校日的存在感絕對強於內戰。

這段時間,小蜘蛛和基友一起組裝模型,一起參加舞會,然後在基友的鼓勵下向暗戀的妹子告白。如果把主人公的超能力換成音樂天賦,就是一部《歌舞青春》;如果換成運動天賦,就是一部《灌籃高手》。

就連與反派的衝突,也設定成很狗血的男朋友面對女友父親的故事。

最早的托比·馬奎爾版“蜘蛛俠”有一個主題是“責任越大,能力越大”,“荷蘭弟”沒有這樣的覺悟,他的一切行為就是為了能夠得到“鋼鐵俠”的賞識,進入“復仇者聯盟”,或者說是獲得他人的認同感。

這種動機類似于《武林外傳》裡一心想要辦大案的捕頭燕小六。

大海覺得,這種認知水準的“蜘蛛俠”還難以稱得上是“超級英雄”。

超級英雄電影為什麼好看,人們為什麼喜歡超級英雄,絕不是因為他們能拯救世界,更不是因為他們喜歡拯救世界。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形容的是俠客,他們消滅惡人,拯救無辜就像動動手指一樣容易,所以他們是“俠”。

而英雄拯救世界一般都是很費勁的,甚至萬不得已的時候要犧牲自我。例如鋼鐵俠在《複聯》最後冒死把核彈推向外太空,他們在關鍵時刻做出的這種選擇,才是贏得人們尊敬的關鍵。

在《蜘蛛俠:英雄歸來》裡,你看不到這種兩難的選擇。

“荷蘭弟”版蜘蛛俠所謂的創新,就是沒有講苦大仇深的背景故事,反而加入了不少插科打諢的段子,基友那句“我要做你背後的男人”,讓觀眾在影院哈哈一笑。

但是哈哈一笑之後還有什麼令人印象深刻的段落呢?大海是想不起來。超級英雄之所以被人們崇拜,正是因為他們在遭遇挫折考驗之後表現的堅毅和不屈啊。

托尼·史塔克能夠成為鋼鐵俠,是因為他經歷了生死,創立復仇者聯盟,更要面對官方的壓力和部分民眾的不理解。

史蒂文·羅傑斯成為美國隊長,也是抱著為國捐軀的信念,不僅被冰封了60多年,還要面對昔日隊友巴基的恩怨。

至於其他英雄,雷神經歷從天神被打入凡間的挫折;奇異博士從手術專家差點變為殘廢;就連最逗比的“小賤賤”死侍,也經歷了毀容的重大打擊。

老版《蜘蛛俠》有感人的愛情,糾結的友情,痛苦的親情。風格一向陰暗沉重的DC電影,更是嚴格遵守了這種設定。正是這種苦大仇深的背景故事,才讓英雄的形象更豐滿,才讓普通人能夠成為英雄。

相比之下,新版蜘蛛俠的生活就有些太順利了:在家有性☆禁☆感梅姨,在外有土豪乾爹,基友忠心不二,女友兩情相悅。甚至結尾女友選擇離開,馬上就有新的妹子拋媚眼。

沒有經歷過命運殘酷的中二少年,怎麼守護這個複雜世界?

所以編劇最後讓小蜘蛛拒絕了托尼的邀請,確實是一種正確的選擇。

大海不知道漫威《蜘蛛俠》的續集會怎麼拍,也許還會延續這種青春活潑的風格,主要面向學生粉絲群體。但這樣的小蜘蛛怎麼可能接棒鋼鐵俠,成為複聯的頂樑柱?

反倒是漫威接下來的《雷神3》和《黑豹》,似乎能夠看到人物的成長。

先期曝光的劇情設定上,一個是雷神再次被打入凡間,還失去了一直引以為傲的錘子;一個是黑豹成為新任國王,瓦坎達卻暗流湧動,面臨著重重威脅。

失去錘子的錘哥會變得更謙虛,失去父親的黑豹將學會管理國家。

小蜘蛛要想成長,應該失去的不僅是戰衣,更是“乾爹”鋼鐵俠的照顧。

(本文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