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菊病害及防治方法
非洲菊由於花形碩大,花朵多樣,顏色豔麗,因此很多人常常把非洲菊作為室內盆栽養殖,但是任何植物都出出現病害的情況,今天我們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非洲菊病害及防治方法。
非洲菊病害及防治方法
1、莖腐病
非洲菊的根莖部若長期潮濕和通風透氣不良,易引起莖部腐爛,一旦發生,傳染非常快,防治不及時可能導致毀滅性災害。
防治方法:清理排水溝,以降低地下水位,及時清除老葉、病株和病殘體,燒毀或深埋;對發病處的土壤進行消毒或換土。
生長過程中,可定期向土壤表面撒施硫磺粉,可抑制病菌的生長;採用高畦栽培和滴灌栽培方式,可有效防止莖腐病的傳染;應以預防為主,定期噴灑殺菌劑;定期噴灑60%代森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用500克敵克松加200克甲基托布津與100千克中粗沙拌勻,圍繞根莖周邊撒施,進行防治,治病期間要嚴格控制水分,必要時可1周施1次,連續2~3次。
2、綿疫病
主要侵害非洲菊的地下部分,被害部分腐朽,漸漸消失,根莖部呈暗褐色枯死,在環境多濕時容易發生此病。病原菌為卵孢子和厚膜孢子,在受害植株或土壤中越冬。
防治方法:及時清除染病植株,並銷毀;灌注銅汞製劑。
3、菌核病
春天侵害非洲菊植株的下部,使其變為灰白色而乾枯或表皮腐爛,受害部分產生白色的菌絲體,後期可在莖杆內外見到鼠糞狀的黑色菌核。病原菌以菌核狀態越冬。春天孢子飛散傳染,病菌發育的適宜溫度為16~25℃。
防治方法:選擇排水良好的疏鬆土壤種植非洲菊;株行距不宜過密,以便通風透光;避免與十字花科作物輪作;發現病株應立即清除並燒毀;灌注汞製劑;用25%粉鏽寧可濕性粉劑2500倍液,或50%農利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噴霧防治。
4、炭疽病
最先出現在非洲菊老葉的夜尖和葉緣,隨後擴展到葉片中間,嚴重時嫩葉和莖杆均會感染。
防治方法:及時清除並銷毀病株;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灑,連續2~3次。
5、病毒病
非洲菊染病後,植株葉脈間失綠或全部變黃,形成不鮮明的黃綠色斑,新葉變窄。在高溫時期斑紋不明顯。染病的植株生長衰弱,開花數減少,品質下降,嚴重時植株會枯死。
防治方法:及時清除並銷毀病株;預防手、工具等引起的操作性傳播;及時清除傳染病毒的媒介蚜蟲和介殼蟲。
6、白絹病
非洲菊感染此病後,首先地際部分呈暗綠色水漬狀軟化,然後逐漸變褐枯死。根莖表面產生白色菌絲和褐色的小米粒大小的菌核。病原菌在土壤中以菌核狀態越冬,翌年發生菌絲而感染。其發育的最適宜溫度是32~33℃。
防治方法:及時拔除和燒毀病株;重新更換栽培土壤;用20倍石硫合劑灌注。
7、霜黴病
染病的非洲菊最先表現為葉柄、葉脈變黑,而後發展到葉片變黑腐爛。在空氣濕度大和通風不良的情況下易發生。
防治方法:平時要注意植株的通風透光;發病時用甲霜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霧防治,一周2次,連續噴3周。
8、葉斑病
是非洲菊常見的病害之一,主要發生在葉片上。被侵染的葉片開始出現紫褐色斑點,而後逐漸擴大成圓形、近圓形病斑,直徑1~7毫米,中央暗灰色,邊緣紫褐色,病斑上著生黑色小點,有時病斑組織開裂形成穿孔。其病原有菊尾孢菌、菊葉點黴菌、殼針孢菌等真菌。由於病原不同,症狀表現略有差異。由菊尾孢菌引起的葉斑病,在病斑邊緣有稍隆起的褐色淺紋,病斑兩面有不明顯的暗綠色黴點。由菊葉點黴菌引起的病斑具有同心輪紋,其上著生黑色小點。一般在陰濕、陽光不足、土壤黏重、排水不良的條件下發病嚴重,氮肥使用過多也易引起此病害發生。該病多於5月下旬開始發生,7~9月發病嚴重。
防治方法:盆栽非洲菊應放在陽光充足、空氣流通的環境,適當使用農家肥,或增施磷、鉀肥,以增強植株抗病力;發病初期,應及時摘除病葉,集中銷毀,以控制病害傳播和蔓延;用50%多菌靈500~600倍液,或7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噴灑,最好在摘除病葉後噴藥,以提高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