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我窩

是否中招 小主婦最易犯十大廚房錯誤

粗心的小主婦們,為保證家人的健康安全,先從廚房衛生細節學起吧!

誤區1:抹布忘記消毒、更換

廚房裡的抹布通常都很油膩,難以清洗乾淨,而且大多被隨手撂在水池邊或操作臺上。這樣一來,常處潮濕環境下的抹布就會成為細菌的溫床。因此,經常更換或消毒抹布極其重要,建議用完抹布後將它清洗乾淨,並用沸水煮20至30分鐘,或用家用消毒液浸泡30分鐘,或放入微波爐內高溫檔加熱1分鐘。過於油膩的抹布要及時淘汰。此外,廚房抹布還必須按需求分開使用,做到“專布專用”,避免細菌交叉傳播。

誤區2 :菜刀、砧板生熟不分

普通的家庭廚房一般空間不是很大,為了省事,很多家庭就生食和熟食都使用同一把菜刀和同一塊砧板。作為食物的直接接觸者菜刀和砧板,在切割生食時,食物中的細菌等會殘留其上。若此後又用於切割熟食,細菌則會以菜刀和砧板為媒介直接污染熟食。因此,家中應備兩把菜刀、兩塊砧板,並分開使用:一塊用於切割生食,一塊用於切割熟食。每次用菜刀切熟食前應煮一會,使用砧板前可用開水燙一下,以殺滅殘留其上的細菌。

誤區3 :用鋼絲球擦洗鋁鍋

時下的廚房用具有不少是鋁製品,如高壓鍋、熱水壺等,有人喜歡在清洗鋁製品時,使用鋼絲球、細沙或其他粗硬物品,這種做法其實不科學。因為鋁是一種極易與空氣中的氧起化學反應的元素,鋁製品表面會形成一層氧化鋁,起到對內部鋁的保護作用。用硬物擦洗鋁製品,不但會破壞氧化鋁層,從而影響其使用壽命,還會使鋁過多地進入食物中,影響身體健康。

誤區4 :所有餐具都進消毒櫃

現在很多家庭都有電子消毒櫃,這本是一件好事,可有人視消毒櫃為萬能,什麼東西都往裡塞,反而弄巧成拙。比如,搪瓷製品是在鐵製品的表面鍍上一層琺瑯製成的,而琺瑯裡含有對人有害的琺瑯鉛及銅化物,一些色彩豔麗的油彩一般還含有鎘,在高溫下它們會逐漸分解,附著餐具表面,再用它裝食物進食,就會危害人體健康。另外,某些塑膠製品也會在高溫下分解出有毒物質,同樣不宜放進消毒碗櫃消毒。

誤區5 :碗筷不通風

筷子和口腔的接觸最直接、最頻繁,因此存放時要保證通風乾燥。把筷子放在櫥櫃裡或不透氣的塑膠筷筒裡,都不可取。最好是選擇不銹鋼絲做成的、透氣性好的筷筒,釘在牆上或置於通風處,這樣能很快把水瀝幹。另外,由於剛洗過的碗碟朝上放置容易積水,水分難以蒸發,易滋生細菌,許多人喜歡在洗碗後用幹抹布將其擦乾。其實,抹布上帶有許多細菌,不妨在洗碗池旁設一個碗碟架,清洗完畢後,順手把碟子豎放、把碗倒扣在架子上,很快就能使碗碟自然風乾,省事又衛生。

誤區6 :只在做飯前洗手

在做飯前洗手的確是一個好習慣,但只洗一次是遠遠不夠的。專家提醒,做飯時,每當你從一項工序轉到另一項工序時,都必須記得洗手,否則可能會交叉傳播細菌。比如切好肉後,即將洗蔬菜之前,或者洗完青菜,準備剝蔥蒜前,都不能忘記洗手。

誤區7 :蔬菜買回家馬上洗乾淨

保持蔬菜的新鮮乾淨是好事,但研究發現,如果在把蔬菜放進冰箱前就洗好的話,殘留的水分會滋生細菌。因此,最好的辦法是,當你需要做那道蔬菜時,再清洗它。另外,像生菜和捲心菜等蔬菜,只需把最外層葉子撕掉,然後用清水洗乾淨就可以了。

誤區8 :只洗能帶皮吃的水果

不能連皮一起吃的水果,比如西瓜和柳丁,也未必像我們想像中的那麼衛生。當你切開西瓜的時候,瓜皮上的細菌可能已經被西瓜刀帶到瓜瓤上了。那麼,切之前用水清洗一下就夠了嗎?當然不。清洗這類水果,你需要用板刷慢慢刷去表皮的污泥和細菌,然後再用刷子認真清洗乾淨。

誤區9 :邊做飯邊打掃廚房

很多人認為邊做飯邊清理廚房的檯子,既保持衛生又節約時間。但他們往往只是用同一塊洗碗布,就將所有需要清洗的東西都搞定了,從而引起了細菌的交叉傳染。其實大可不必這麼做,如果你想清理檯子,只需要用一塊布先把手擦乾,然後用專門的廚房去汙紙巾和抗菌消毒劑來清理切菜板和廚房的檯面。但是做飯的時候,千萬不要把沒有洗過的菜直接放在檯子上,尤其是生肉。你可以把它們放在盤子裡,既衛生又方便了後面的清潔工作。

誤區10 :冰箱溫度越低越好

要想確保食物貯藏在最佳的4℃,最好的辦法就是去買一個溫度計,把它放在冰箱內,並且每個月檢查一次。同時最好在冷凍區也放一個溫度計,以確保溫度在 -18℃以下。不過,不同食物的最佳儲藏溫度不盡相同,水果中的香蕉最理想的貯存溫度為11-13℃;白菜、芹菜、洋蔥、胡蘿蔔等的適宜存放溫度為0℃左右;黃瓜、茄子、番茄等的適宜存放溫度為7.2-10℃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