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我窩

翡翠成品品質評價標準 如何評價翡翠成品價值

評定翡翠的品質及價值,是認識翡翠的一項重要也是最基本得內容。但是翡翠的品質價值劃分一直被認為是最為困難的工作,至今在寶實業界還沒有達成共同的認識,沒有統一的對翡翠品質劃分的方案。

評估翡翠成品的價值可以從4C、2T,即顏色、淨度、切工、裂紋、透明度、結構等六個方面去作出評估.

顏色:顏色是評價翡翠的第一位因素,好的顏色要達到的標準是:正、濃、陽、均.

正:指色調的範圍,根據主色與次色的比例而定,就是就要純色的綠,不要混有其他的顏色.純正綠色為最佳,其次為微黃綠色、帶藍綠色、帶黃綠色、微灰綠色,帶灰綠色最差.

濃:濃度是指顏色的深淺,就翡翠綠色來講濃度最好是在70%—80%之間,90%已較為過濃了.

陽:指翡翠顏色的鮮陽明亮程度,翡翠的明度程度主要是由於翡翠含綠色和黑色或灰色的比例來決定的.綠色比例多顏色會明亮,若含黑或灰色多了,顏色就暗了.越鮮陽的翡翠,自然價值越高.

如何評價翡翠成品價值

均:指翡翠顏色分佈的均勻度.翡翠的顏色一般分佈都是不均勻的,能得到顏色分佈均勻的翡翠實在不是容易的事.

最佳的顏色:應該是綠色純正,綠色濃度在70%—80%,鮮陽明亮、顏色分佈均勻,這類高檔翡翠,行家習慣稱為老坑種.

透明度:行家稱透明度為“種”又稱為“水頭”或“水份”.翡翠是多晶體,多數為半透明、甚至不透明,透明度高則是水份足、種好,透明度差則稱為種差和很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