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修選材:五一勁銷季須防價格“彈簧門”
五一臨近,又到了裝修旺季,材料的選擇是每一個準備裝修的家庭最關心也最操心的環節。節日促銷,各建材賣場都推出了各種各樣的“大禮包”甚至是團購活動。這一方面方便了正在裝修的業主,另一方面也帶動了相關家居建材商家的業績。
但據大粵家居記者調查,在熱火朝天的節日勁銷旺季,與價格、品質相關的投訴也與日俱增,冒牌商品、額外收費、票據不正規、各種問題日漸浮出水面,建材品牌商家與消費者有著扯不清的售後維修等問題,“價格陷阱”讓消費者直呼“傷不起”。經對消費者及建材賣場的走訪,大家對明碼實價的呼聲越來越高,價格“彈簧門”主要有以下幾個類型:
低價誘惑:低售價高附加費的隱性消費
去年五一,李先生到社區不遠處某建材門店參加活動,人很多,降價幅度誘人。“我擠來擠去好不容易才訂購到了一款心儀許久的品牌地板,低於5折的讓利價格讓我在老婆面前炫耀了很久。”李先生回憶道。但讓李先生沒想到的是,一周後卻被告知由於促銷數量過大該產品缺貨,如想儘快取貨需繳“加急費”,李先生無奈地交了加急費後,卻又被要求交納遠高於行情的安裝費用,貨物送到的那一天,李先生又支付了一大筆卸貨費和上樓費,待一切塵埃落地,李先生才發現,買地板占了小便宜,附加費上吃了大虧。
其實,這種伎倆常出現在團購活動中。很多商家為了增大產品的銷量,都會打出超低的價格吸引消費者,消費者在搶購到貨品後,常忽略了產品的售後服務。消協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商家的這種行為在一定程度上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此種情形下,消費者有權要求商家退還全款,並向我們投訴,以保護其他消費者的權益。”
高價標籤:砍價能力決定成交價
進店之後,消費者在各展示櫥窗和展廳看樣品,看價格標籤,甚於把在別處賣場看來的價格拿出來對比,感覺只有一個:貴。很多時候,銷售員就會拿出一個計算器給你算折扣,然後大家拉鋸似的討價還價。這是很多家居建材店的常態。有些門店看有客人上門,直接講,你不用看標籤了,跟我談就行,我可以給你打X折。某消費者告訴記者,“現在很多產品都虛標價格,你第一次就要砍掉30%,不然水份太大了。”
傢俱、建材行業通常都可以在標價牌的基礎上打七到八折,有的甚至可以打到三四折。據業內人士分析,目前傢俱、建材市場普遍存在明碼虛價的現象,標價與成交價往往相距甚遠,高標價、低折扣仿佛成了行業內的潛規則。加上現在促銷戰頻繁,不少商家也樂得高標價低折扣來吸引消費者。幾乎每一個分類都無法做到實價銷售。
團購亂象:雜牌多、小經銷商多且難以兌現
據一個網友反映說,他在某大賣場參加團購會,看到某衛浴團購推出了正價產品6.5折,當場交定金200元抵400元的活動,感到還算可以,當即交付了200元定金。可到店裡後營業員說“團購的200元抵400元的活動不能參加,只能是200抵200”。最終又經過討價還價,這名網友又多交了100元錢,對方收走了團購時團購網站的統一收據,這才換成了他們的訂單。但折騰半月後還是請團購組織方出面協調退訂。
另一網友參加了建材團購節活動,下訂單,抽獎活動,搞的非常熱烈,當時就訂了某知名櫥櫃,交了500元訂金(會場也沒有樣櫃,只有宣傳單),後來到網上查此品牌,又去店面看樣,結果不是那回事想退訂金引起糾紛,網友說“後來又經過多次跟他們經辦人員和老闆的交涉,仍然拒不退還我的訂金,店鋪的員工把嗓門扯到極限,跟我和團購網站的工作人員吵,就像我們是合夥騙取他們贈品的賊”。
據瞭解,傢俱建材行業有很多“雜牌”產品,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沒有獨立的工廠和門店,他們常掛靠在某些所謂的專業團購網站上。這些商家無須提供相關資質,只需要向網站交納一定的場地費用,便開始召集網站團購的會員。對此,產品質監部門的工作人員建議消費者,首先應儘量回避無法看到實物的砍價會;其次,要選擇正規的網站及有一定知名度的傢俱建材品牌。
消費者說:呼籲誠信經營,宣導明碼實價
在採訪過程中,很多消費者向記者訴苦,“辛辛苦苦砍價,一家一家看貨,本以為拿到了最低價,到另一個區域的門店一看,還有空間。”“我發現就是同一個品牌,不同的縣市,不同的門店,價格都不太統一,有的出入還挺大,這是為什麼呢?”“跑來跑去砍價,真的感覺身心疲憊!”也有一些賣場人員透露,很多消費者只看不買,只砍不定,大家都浪費了許多寶貴的時間。
其實,這已形成了一個消費怪圈:大家互相設防,缺少信任基礎。因此很多準備裝修的業主呼籲商家能誠信經營,明碼實價。創造良好的消費環境。作為菜鳥級的消費者,最方便的途徑就是尋找當地的優質品牌供應商,有多年良好信譽的商家進行選購這樣的品牌商家有著規範的選材途徑和配送流程、明碼實價,同時也受到品牌內外的嚴格監管,消費者的權益也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