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我窩

家裝建材最容易出現的6類糾紛 一定要規避風險

有關家裝建材類的投訴中,假冒偽劣、品質低下和服務縮水成為投訴的熱點問題。我們為大家整理了6個最容易出現裝修投訴糾紛的建材產品,一起來看看發生糾紛的原因,以及應該在消費買單和施工過程中如何規避這種風險。

一、實木地板

投訴焦點:色差大,不平,使用一年後縫隙增大。

原因剖析:實木地板生產供應商往往會因為某種木種斷貨缺貨而導致貨不對板,與此同時,由於實木地板是取自天然稀缺木材,紋路和色澤會存在較大的色差,因此鋪裝之後整體效果的差異更是明顯。另外,木地板不僅材料重要,安裝也很重要,地板使用後期出現起泡、開裂等情況,一般是由於另外聘請經驗不足的裝修隊施工進行裝修造成的,這時責任的認定相對困難,大多數情況下消費者只能吃啞巴虧。

消費竅門:購買時儘量找正規品牌認可的經銷商或者到知名的建材超市購買。貨送到家時,最好拆開包裝,檢查每塊木地板,或者抽查木地板,及時發現問題以便退回處理。

施工方面,一定要確保施工隊經驗足夠豐富,並且充分瞭解所購買木地板品種的特性。若希望保險一些,建議消費者聘請木地板廠商提供的專業工人上門安裝,這些專業工人對品牌木地板比較瞭解,鋪設也相對正規。

二、內牆塗料

投訴焦點:耐洗刷性不夠,易起拱起泡脫皮。

原因剖析:耐洗刷性是指塗料塗層在使用期間經反復洗刷除去污染物時的相對抗磨蝕性。用在工作和生活場所的建築塗料,特別是靠近門窗的部位等塗料,常常易被弄髒,這就需經常擦洗,因此耐洗刷性是內牆塗料的一項重要指標,但是一些內牆塗料的耐洗刷性卻與宣傳資料上吹噓的出入很大。

消費竅門:在購買內牆塗料時,應首先確定對產品性能、裝飾效果及價位的要求後再行選擇,儘量購買知名企業或品牌的產品。在購買內牆塗料時應注意產品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合成樹脂乳液內牆塗料的有效貯存期一般為一年。

購買時可打開蓋觀察,合格的內牆塗料應該呈細膩、均勻狀態,不應有沉降、結塊、浮水、發黴、發臭等現象。

注意查看包裝桶上以下事項:產品型號、規格等級、名稱、批號、標準號、重量、生產廠家及生產日期,無上述明示內容的產品應謹慎購買。

三、門窗

投訴焦點:無框陽臺窗強度不夠,易變型,抗風壓等級不合格。

原因剖析:門窗不僅承受來自環境方面的影響,如暴風、雨雪侵襲,同時也要承受使用中開關和自重的重力。無框陽臺窗三項物理性能,即抗風壓性能、空氣滲透性能、雨水滲漏性能,逐漸成為建築工程品質控制的重點之一。門窗是否安全,主要看它承受風力的能力,這通常以單位面積上承受的氣體壓力值來衡量。在實際應用和檢測中,無框陽臺窗品質達不到國家有關標準要求。

消費竅門:在材料選擇前,要根據外窗結構規格進行荷載計算,儘量選用標準型材,根據型材的截面特性確定型材的壁厚,鋁合金型材的壁厚以進場材料實測資料為准,不能只看標稱壁厚,受力構件實測壁厚不應低於1.2mm。

四、潔具

投訴焦點:價格相差大,售後服務缺失或拖延。

潔具產品標價高得驚人,並往往以低至5折甚至以下的優惠低價出售,這種情況在傳統的建材市場中最常出現。一旦潔具產品出現問題,廠家在消費者購買時所承諾的售後服務難以實現。

原因剖析:討價還價售賣方式在潔具領域最為嚴重。經銷商一般不會明碼標價,往往聲稱會給消費者打折,有的消費者貪圖便宜而在這類商家處購買潔具,最後還是掉入了商家的價格陷阱。此外,低價格也意味著售後服務縮水,消費者今後遇到產品問題可能投訴無門。

消費竅門:消費者應當明白,低價甩賣、優惠打折只是商家吸引消費者關注的慣用伎倆,消費者最好到正規的賣場或建材超市購買產品,千萬不要為了便宜而以犧牲售後服務為代價。消費者在購買時,要看清楚購買合同和廠家承諾的售後服務範疇,並對服務內容進行確認,並且最好先直接和解決售後問題的廠家部門聯繫,確定日後遇到問題時可得到解決後再購買該潔具產品。

五、櫥櫃

投訴焦點:偷工減料,多算面積。

原因剖析:由於櫥櫃行業競爭激烈,一些廠家為了牟利,在生產過程中偷工減料,或使用偽劣材料替代,令櫥櫃很難達到國家規定的環保標準。

醛含量超標、耐劃痕、耐幹熱等檯面性能不達標仍是櫥櫃投訴的熱點。由於很多消費者不懂測算,一些不正規的櫥櫃品牌就利用這個漏洞,多算面積令消費者多付冤枉錢。

消費竅門:購買時,除了建議到正規的大品牌櫥櫃廠商處購買外,切勿聽信銷售人員的一面之詞,最好查看相關的環保品質認證證書。要注意,櫥櫃箱板上所有的排鑽孔位元最好全部加裝封蓋,這樣可以有效減少甲醛釋放,更加環保安全。

計價方面,消費者千萬不要盲目看價格下決定,千萬不要籠統計算,最好分門別類按實際使用的櫃體計算,扣除不需要用到板材的空間,將櫥櫃的價格清單儘量細化。

六、瓷磚

投訴焦點:吸水率低,易滑,使用不到一個月就發黃變黑。

小編從網站上看到,客廳地磚、鋪貼牆面的瓷片品質投訴最集中,包括表面或接縫不平整、早晚地面有水易滑等;以及衛生間牆面瓷磚鋪設不到一個月就發黃,表面產生小黑點,甚至瓷磚的連接處出現裂縫等現象。

原因剖析:瓷磚的品質問題通常從外觀上就可以看出來,如有黑點或針孔,銷售人員會欺騙消費者說這是一種特殊的花色效果,其實這是瓷磚在煆燒過程中出現的品質問題。此外,瓷磚表面還可能出現劃痕、龜裂等現象,可能是在運輸過程中出現碰撞產生的。瓷磚也是半成品材料,鋪裝後發黃變黑的情況一般出現在衛生間、廚房等水分、濕氣較重的瓷磚鋪設區域,原因有二:一是瓷磚本身的吸水率偏高;二是拼貼瓷磚時接縫不牢導致。

消費竅門:辨別瓷磚品質的方式很多,可以通過聽、看、摸等方式辨別。首先,敲打瓷磚表面,聲音清脆說明瓷磚密度和硬度高。其次,看瓷磚表面的光澤度和平整程度,可用硬物刮一下瓷磚面,如果留下痕跡,說明瓷磚釉面差。最後可通過觸摸來感覺瓷磚的品質,看瓷磚表面有沒有凹凸不平的狀況。

此外,要根據瓷磚的耐磨度、吸水率等,評定瓷磚適合鋪設在哪些區域。在收貨時,要特別看清瓷磚的外包裝是否完好,並打開檢查瓷磚是否碎裂,出現碎裂的瓷磚可以要求廠家及時退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