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影依依店 茶聲遠遠車 電車內的萬花筒
如果要形容電車 -- 自 1904 年已在香港街道上行走,歷史最悠久的公共交通工具 -- 我會說它近乎異於尋常的。 異於尋常,因為它的存在和現代人追求的生活,格格不入。
它沒有速度和效率。 它沒有冷氣和舒適的座位。 在巴士和小巴上,乘客可看電視或收聽電臺節目;電車卻不同,它沒有提供任何娛樂。
但是,電車在港島行走一個世紀多了,我也十分肯定,在將來聽見電車的‘叮叮’聲,日子還多著呢。
怎會這樣? 甚麼令電車這樣獨特,沒有被其他交通工具取代?
車費便宜是其中的原因,但解釋不了這現象。 如果你留意一下,不難 發現乘搭電車的人‘五湖四海’,在其他交通工具上是看不到的。
觀察他們的舉動和街道的景貌不但有趣,亦是揭示香港令人懷緬的一面的方法。
乘客中有老人家不令人驚訝,但甚少人注意到喜歡坐在上層的多是老人家。 或許因為電車行駛較慢,老人家上上落落較安全。
早上,老人乘坐電車到沿著電車路的休憩公園,如維多利亞 公園,晨運?耍太極或下棋切磋。 活動一番後,就是照顧孫兒女的時候了,因為上班族父母都出外工作了。
乘坐電車亦是享受下午陽光的好方法。 這邊小孩坐在祖 父母的膝上,望出窗外問這問那;那邊老人家抱著嬰兒,為他們扇涼。
這樣看來,電車不只是交通工具,也是一個充滿窩心時刻的空間,讓我們喚醒昔日與祖父母共度的童年時光。
而不論專業或業餘的攝影發燒友,在電車上拍照都是他們的摯愛。 說真的,沿著電車路走,不少奇奇怪怪的地方都值得拍下來。例如在上環的‘海味街’ (德輔道西),整條街道上的店鋪都在售賣同款的產品,好像魚翅和蝦幹。
或拍下中環吸引的建築,如立法會大樓和滙豐銀行的總部。 當然,要在行駛的電車上拍一幅理想的照片難度較高,但大多攝影師都會毫不猶豫,接受這挑戰。
另一類的乘客是本地傭工,使乘坐電車的旅程有趣多了。 如果在平日,你會發現他們剛為準備午餐和晚飯買餸,挽著數個膠袋,紅紅白白的。
電車對他們非常方便,因為乘坐電車就可到達 各處的街市:特別是在灣仔?筲箕灣和北角的街市,電車都直接穿過行駛。 這看來似乎危險重重,但在香港的街市買餸十分安全。
周日換來另一番景象。 這是每位傭工的假日。 維多利亞公園和皇后像廣場都大受歡迎,一眾傭工都和朋友前往那裡聚一聚。
因為可直達這兩個地點,電車成為他們喜歡乘搭的交通工具。 在電車上,處處可見來自菲律賓 和印尼的傭工,他們你一言我一語,十分熱鬧。
慢慢行駛的電車在晚上優點盡現:情侶可享受更長久的浪費時刻。 女士通常坐在窗邊位,倚靠著男伴的肩膀。 一天辛勞的工作過後,雙雙情侶可在涼風下依偎,與對方輕鬆享受車程。
電車可細微地反映社會,讓我們更深入瞭解市民的生活。 除了以上的乘客,還有在蘭桂芳玩樂後半醉半醒的女士,打扮撩人大唱飲歌;外藉乘客查著地圖,免得落錯車,還有更多更多。不妨登上電車看看吧!
電車服務資訊 :
車費:成人港幣 $2;長者及小童港幣 $1。
行車時間:由 6 a.m. 至 12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