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小OR太遠都不行 改善性住房有新意
經濟寬裕之後,有些購房者開始打算換個地段更好、面積更大、房屋設計更新穎的房子,這類房產便是改善型住房。不同于“剛需”居者有其屋,改善型購房是一種經濟狀況上升之後對生活品質的提升方式,改善型住房應能提供比現有住房更為優質的居住體驗。
房屋設計上,改善型住房更大的面積產生了更多的創新空間,摒除臥室、客廳、廚衛、陽臺一成不變的格局,創意玄關、獨立衣帽間、大面積景觀露臺、安謐的書房等將是更新的亮點。交通條件上,改善型住房會佔據更好的交通位置,或緊鄰地鐵等交通要道、或驅車出行十分便捷。周邊配套上,改善型住房應具備更齊全的商業設施,能夠滿足居者更深層次的生活需求。那麼,當我們有條件改善住房之後,應如何選擇改善項目呢?除去把握這些傳統因素外,不少人提出了新看法。
標準一:空間既看室內也看室外
跟上世紀80年代居住環境不同,如今樓市已不再是純剛需居住時代,生活如何更加舒適成為買房者的思考。購房者在選擇改善項目時,不單考慮室內空間,更加重視戶外空間。選擇人口密度低,周邊環境好,園林綠化設計優美的樓盤越來越成為二次置業者的訴求。
標準二:區位至上,配套不將就
樓盤的區位優勢正在凸顯,地鐵站,高速公路、公交通達等必須考慮進去。商場等周邊配套也得有。這樣的樓盤,出行和日常生活都比較方便。最後一點,二次置業者一般都是有小孩的,他們對於是否教育地產也尤為看重。
標準三:交通便利,性價比不能低
改善型住房購房者中,不少是年輕有為的中年人,他們一般工作忙碌且小有積蓄,購房時不單看中交通條件,同時對房屋總價有著嚴密的打算。
總之,改善性需求與首次置業有著明顯區別,他們對於價格因素已經不是特別敏感,品質,越來越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