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適用房不同于平價房 經濟適用房價格構成
隨著社會的發展、房地產業的興盛,平價房、經濟適用房、安居房、商品房、房改房等等一系列的新名詞不斷湧現,讓不少朋友如墜入雲中霧裡,甚至弄不清楚該買哪類房子才合適。其實,這些名堂都免不了涉及到一個問題:房子的成本。本文擬以經注適用房不同于平價房為題,簡析經濟適用房人價格構成。
有朋友認為,經濟適用房的價格低於商品房,因此,等同于平價房。從某個角度看,經濟適用房屬於平價房,但平價房並不等於經濟適用房。我們簡單分析兩者的價格構成就清楚了。
平價房是指以成本加上3%的管理費作為銷售價格向大多數中低收入家庭提供的住宅。成本由征地和拆遷補償費、勘察和前期工程費、建安工程費、住宅社區基礎建設費、管理費、貸款利息和稅金等七項因素構成。
經濟適用房是指具有社會保障性質的商品住宅,具有經濟性和適用性的特點。它是國家為解決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問題而修建的普通住房。這類住宅因減免了工程報建中的部分費用,其成本略低於普通商品房,故又稱為經濟適用房。
經濟適用房的價格構成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建設用地的征地和拆遷補償、安置費;
2、勘察設計和前期工程費;
3、建安工程費;
4、住宅社區基礎設施建設費(含社區非營業性配套公建費);
5、以上4項之和為基礎的1%-3%的管理費;
6、貸款利息;
7、稅金;
8、3%以下的利潤。
經濟適用房價格根據國家、省、市有關文件的規定,實行政府指導價管理,即開發商在價格管理部門核定價格的基礎上,可以浮動,但上浮幅度不得超過3%。
經濟適用房建設是政府提供優惠政策,嚴格實行政府價格審核機制。售房單位在正式銷售前必須向市價格管理部門申報銷售價格,由價格管理部門向社會公佈經濟適用房的銷售價格。
從上述的價格構成及價格管理規定中可以看到,經濟適用房的價格以保本微利為原則,而不同地區因地價等的差別,經濟適用房的價格也會有所不同,甚至同一城市不同地段的經濟適用房在價格上都會存在差異。